古代的“名”和“字”是不同的。根据古代礼俗,婴儿出生3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20岁举行冠礼时要取“字”,而有成就或有身份的人还有不同的“号”或尊称。比如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尊称孔子或孔仲尼甫;李白姓李、名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等等。用现在的话来说,古人的“名”相当于现在的“小名”、“乳名”,所以只有父母或长辈才能叫;“字”则相当于现在的“学名”、“大号”,是同辈之间叫的;“号”则相当于现在的“笔名”,同辈或后辈都可以叫;尊称则一般是晚辈对长辈或后辈对前辈的称呼。
关于名的由来,《说文》解释说:“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思是说:天黑以后,彼此之间看不见、认不出,所以每人都给自己取一个“名”,作为互相称呼的标志。这就是个人取名的最初动机。很快,人们体会到了使用“名”的便利性;所以,取名的习俗便逐渐流行起来。并且,人们对命名也逐渐讲究起来。
号是指一个人名、字以外的称谓,是一个人的美称,或是对某人的尊称。也称别号、雅号、尊号,又称别字。《周礼·春官·大祝》郑玄注曰:“号谓尊其名,更为美称焉。”
取号或称号的习惯也由来已久。在上古时代,就有太昊号庖羲氏、炎帝号神农氏、黄帝号轩辕氏之类的说法。但是,文人取别号的习惯,在魏晋南北朝以前还不是很流行,一直到唐代以后才开始广为盛行。
号的命取,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自取别号,二是他人赠号。自己取的别号,大多是本人旨趣抱负或心志愿望的一种体现。比如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并在《六一居士传》中解释道:“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他人送赠的雅号,则多含有尊敬、称颂之意。比如北宋词人张先,因为他写了“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3句带“影”字的名句,因此词坛上称他为“张三影”;宋祁则因其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又曾任过尚书,因此被人称为“红杏尚书”。
别号的命取原则,大致有5个标准:
其一,以旨趣抱负为号。比如唐寅恃才自傲,故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其二,以居住环境为号。比如苏轼因居于黄州“东坡之肋”,因自号东坡居士;苏辙因居于颍水之滨,因自号颍滨遗老;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因称汤临川;蒲松龄因居于满井(即柳泉)村,因称柳泉居士。
其三,以个人特征为号。比如元代赵孟生于甲寅年,因自号甲寅人;明代祝允明因生有枝指,因自号枝指生;蒲松龄因拙于言辞,因自号拙叟或朴拙翁。
其四,以官职或封爵、谥号为号。比如杜甫曾任左拾遗,因称杜拾遗;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因称诸葛武侯;岳飞谥号武穆,因称岳武穆。
其五,以名篇名句为号。比如张炎因《孤雁》一词,被人称为张孤雁;以及前文所说的张三影张先、红杏尚书宋祁等。
宋代以后,文人之间喜欢以号相称,因此造成了别号、尊号盛行,而真实名字反遭冷落的局面。比如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人们最熟悉的就是他的号;曹雪芹,名,字梦阮,号雪芹,也以号行世。同时,因为号既可以自取,又可以人称,随意而取,任意而改,所以,有些文人取了很多号,甚至多达几十个或上百个。比如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字犹龙,又字公鱼、子犹,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词奴、前周往史、顾曲散人、香月居主人、绿衣馆主人、无碍居士、可一居士、茂苑野史、詹詹外史等;近代文人鲁迅,一生共用过140多个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