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哪些房地产巨头无法承受2023年的浪潮?

  • 资讯
  • 2024-01-07 12:40:35
  • 0
  • admcpc198

  当许多房地产企业主走上债务重组的前台时,瑞安房地产将高质量资产红寿广场卖给每个人的生活。这意味着,即使到2024年,上市房地产企业的日子仍然难以平静下来。

  在行业深度调整期,新趋势已经形成。在房地产投机的大趋势下,高杠杆、高周转、高负债模式行不通,没有人敢大肆推进。

  过去2023年,不少千亿房地产企业被迫离开资本市场,战斗的硝烟逐渐消散,留下千疮百孔。幸存者大多在壳牌保护、交付和运营中受苦。

  2024年是他们的关键一年。谁能安全度过?

  退市潮

  2023年,房地产市场没有迎来预期的增长,大面积复苏还需要时间。在资本市场上,房地产企业退市的帷幕立即拉开,一个接一个地挥手告别。

  去年4月,停牌18个月的新力控股集团被联交所退市,成为今年首家香港股市退市房地产企业。它刚刚登陆香港股市三年,是最年轻的上市房地产企业,也是最短的生命。

  两个月后,a股迎来了首家房地产企业退市蓝光发展,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股而被踢出资本市场。

  然后,挣扎了几年的泰和集团告别了a股。一旦退市大门打开,就失控了。中天金融、嘉凯城、美丽地产、粤泰股份、阳光城、宋都股份、泛海控股相继告别。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A股有46家企业退市,9家房地产企业退市,排名第一。

  香港股市至少有4家房地产企业被摘牌。最近被取消上市地位的是三盛控股(资产和销售每1000亿元),它声称在三年内实现了双1000亿元的目标。

  此外,不少香港房地产企业正在发出红色警报,祥生控股、嘉园国际集团、大唐集团等不少于9家处于停牌状态。其中大部分在2023年3月、4月停牌,将于2024年9月届满18个月,如果不能完成复牌指引,也只有一条退市之路。

  高周转失控

  自2005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四个周期,现在正处于第四个周期的结束。这一次,当地的房地产公司遭受了所有的痛苦。根本原因是他们没有准确地把握趋势的变化。

  10年前,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棚户区改革的货币化改革获得红利。后来,他们在城市化进程中各取所需,行业极度狂热。

  特别是碧桂园的“345”模式(3个月开盘,4个月资金恢复正常,5个月资金再利用)被业界视为秘密,一次又一次地学习,征地、建房、去化,周转效率不断提高。

  在“三高”模式的推动下,阳光城、蓝光发展、新力控股甚至中国恒大迅速崛起。

  七个盖子八个坛子来回移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一旦遇到逆周期,就不能玩了。

  阳光城老板林腾蛟花了很多钱挖掘碧桂园原班人马朱荣斌和吴建斌。一个负责全面业务,一个精通金融和融资,令人羡慕的双斌CP,终究没能让公司避免流动性危机。此外,二股东泰康保险清仓离场,公司终于以退市告终。

  新力控股和蓝光发展也是高周转率的受益者,从100亿到1000亿的销售规模只用了4年时间。

  然而,1000亿盛宴刚刚过去,多骨诺骨牌效应就出现了。2021年,新力控股老板张园林退市引发市场情绪波动、股价暴跌、流动性危机。退市前,公司总负债918亿元。

  蓝光发展在同年的雷声中,尽管努力出售资产,引入战争投资,但债务尚未完全解决。截至2023年4月4日,公司累计未偿债务本息420.55亿元,难以恢复。

  在退市房地产企业中,更好的房地产是个例外。自2018年以来,公司开始收缩房地产业务,转型预制建筑和现代农业。但新业务未能形成合力,但成为公司的沉重负担。

  未来更卷

  退市表明房地产企业主的资本梦想破灭,也表明该行业正在进行残酷的重组。

  据克而瑞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18日,a股、与年初相比,香港上市房地产企业的市值分别下降了20.55%和32.15%,181家房地产企业的总市值(不含已退市房地产企业)下降了1.089万亿元。

  在110家A股房地产企业中,12家房地产企业年内股价跌幅超过40%,包括金地集团、ST世茂、新城控股、泛海控股、万科A、中交地产等。

  为了提振股价,许多房地产企业采取了独特的措施。金科股份和荣盛控股一样,注入控股股东资产,通过增持股份保护股价,将股价锁定在红线内;世茂股份通过回购股份刺激股价。

  然而,这些手段只能暂时避免危机,根本原因取决于自我造血能力的恢复和融资环境的改善。简而言之,这是为了让房子卖掉它。这是中国10多万家房地产企业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

  几乎每个行业都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在逆境中,都会出现行业重组。例如,多年前的家电市场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形成了格力、美的、海尔三巨头。

  房地产行业也是如此。只是,风高浪更急。

  因此,2023年可以看到,央企、国企、房企频频出现在土地市场上,过去高调的民营房企纷纷埋头排雷。

  据中指院统计,2023年前10月,央企、国企商品房累计销售额同比增长10.05%,民营房企同比下降31.07%。

  市场不像林腾蛟公开信中提到的那样。严冬过后,春蕾绽放。相反,人们更愿意相信万科郁亮的话,“行业痛苦的影响比预期的要长”。


上一篇:历下控股集团荣获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殊荣,见证品牌信用建设成功!
下一篇:挣扎上岸!福建3300亿财富震撼人心背后的故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