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磁排挡是什么?

德国在二次大战期间就发明了这种电磁排挡,最早应用于军用吉普车跟VW民用车,也就是金龟车、第一代的甲壳虫。当驾驶者松开油门踏板而且手动去拨档的瞬间,离合器自己会松开。也就是不必踩离合器踏板,所以驾驶座位前也就不装置离合器踏板。这种车只有油门跟刹车踏板,两个踏板,算是介于手动排挡跟半自动排挡车中间的奇特产物。初上市,因为设计成简单易学的交通工具,所以受到初学者跟女性驾驶的青睐,甚至号称小孩子都会开的汽车。当然这种设计也有缺点,它的缺点是因为离合器片耦合频繁,损失了部分引擎的动力,而且当时的引擎效率并没有现在好,不当的驾驶技术或习惯会造成车速较同等级cc数慢一些。有些驾驶者喜欢将手一直放在排挡杆上面,又频频收放油门踏板,导致内部感应原件故障。而后VW 大众 率先给新型车加上了离合器踏板,VW西班牙厂也跟进,后来甲壳虫演变成全系列都采用三个踏板的畅销手排车,造就同型车款历时二十年不衰的传奇。

汽车无机变速具体是怎么形式的?

(汽车)电磁排挡是什么?

汽车无级变速器(CVT)的发展历程

无级变速器(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简称CVT)通过传动比的连续变化,使车辆外界行驶条件与发动机负载实现最佳匹配,使此时的发动机在高效区运转,燃烧完全、排放污染减少、噪音降低,从而充分发挥了发动机的潜力,使发动机具有理想的动力性能表现,并提高了整车的燃油经济性。

早在汽车发展的最初阶段,人们就认识到当传动系与发动机实现无级变速调节时能够使汽车达到理想的行驶工况,甚至在1886年卡尔·本茨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上,使用的就是V型橡胶带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但是由于橡胶带式无级变速器存在一系列的缺陷:能传递的功率有限转矩局限于135Nm以下,离合器工作不稳定,液压泵、传动带和夹紧机构的能量损失较大,因而没有被广泛应用于汽车上,取而代之的是齿轮变速器。齿轮变速器以不同的齿轮搭配组成几个固定的变传动比,这无法满足内燃机转速与汽车行驶速度连续变化之间的匹配,只有不断地换档或改变内燃机的转速,结果是使内燃机脱离了最佳工作区域,动力下降,油耗增加,污染增加。尽管齿轮变速器并不是最理想的选择,但因为结构简单、效率高、功率大三大显著优点,齿轮变速器依然占领着汽车变速器的主流地位。至于传统意义上自动变速器,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937年Oldsmobile的汽车上就出现了与现在正在使用的结构相差无几的自动变速器了。自动变速器的出现,大大降低了驾驶者的劳动强度,使驾驶成为一种很轻松的过程。但是,自动变速器也有着明显的缺点。目前被广泛使用的自动变速技术是将液力变矩器和行星齿轮系组合的自动变速器技术,在工作过程中也存在着以下问题:传动比不连续,只能实现分段范围内的无级变速;液力传动的效率较低,影响了整车的动力性能与燃料经济性;增加变速器的档位数来扩大无级变速覆盖范围,就必须采用较多的执行元件来控制行星齿轮系的动力传递路线,导致自动变速器零部件数量过多,结构复杂,保养和维护不便。齿轮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存在的种种局限使得人们将研究的重心重新回到了无级变速器。

其实,即使在很长的时间里,无级变速器一直都处于比较边缘的状态,但是人们对它的研究并没有停止过。荷兰DAF公司于1958年成功研制了双V型橡胶带式无级变速器并装备于他们所生产的小型汽车上,取得了不俗的销量。虽然DAF公司的双V型橡胶带式无级变速器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但仍然没有质的飞跃;无级变速器技术真正取得里程碑式的突破是出现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荷兰的VDT(Von Doorne’s Transmission)公司用金属带取代之前的橡胶带,研制出了能传递功率容量大,效率高,结构紧凑的无级变速器。VDT公司的金属带无级变速器在1987年正式进入商品化阶段,从此也拉开了各国争相开发CVT技术的帷幕。上世纪九十年代,CVT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可用于大转矩发动机的CVT开始投放市场,最新的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也开始应用于CVT中。从此,CVT告别了只能用于中型以下汽车的历史,开始了大规模应用之路,并成为了汽车发展的大趋势之一。

CVT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无级变速器按结构和传动方式可分为电力式、液力式和机械式三种。其中,电力式和液力式无级变速器因为成本高、效率低、结构复杂等原因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而机械式与前两种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操纵方便等优点而成为目前主流的选择。因此,我们下面所提到的CVT都是指金属带传动的机械式无级变速器。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金属带式CVT的基本结构。它一般由起步离合器、行星齿轮机构、无级变速机构、控制系统和中间减速机构组成。

(1) 起步离合器:起步离合器的主要作用是使汽车以足够大的牵引力平顺地起步,提高驾驶舒适性,必要时切断动力传输。目前用于汽车起步的装置主要有三种:湿式离合器、电磁离合器和液力变矩器。

(2) 行星齿轮机构:CVT的行星齿轮机构用以实现前进档和倒档之间的切换操作,采用双行星齿轮机构,行星架上固定有内、外行星齿轮,其中,外行星齿轮和齿圈啮合,内行星齿轮和太阳轮啮合。前进档时,太阳轮主动旋转,行星架随太阳轮同速旋转,即整体同步旋转;倒档时,太阳轮主动旋转而齿圈不动,此时行星架与太阳轮反向旋转。

(3) 无级变速机构:无级变速机构由金属传动带、主动轮组、从动轮组组成。其中,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都由可动锥盘和固定锥盘组成。

(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用来实现CVT传动比无级自动变化的,多采用机—液控制系统或电—液控制系统。机—液控制系统主要由油泵、液压调节阀(用以调节传动比和传动带与轮之间压紧力)、传感器(油门和发动机转速)、主从动轮的液压缸及管道组成;而电—液控制系统则是在机—液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加装了一些电子控制单元、电磁阀和传感器组成的,提高了对CVT控制的效率和精确度。

(5) 中间减速机构:由于CVT可以提供的传动比变化范围为2.6-0.445左右,不能完全满足整车传动比变化范围的要求,因而设有中间减速机构。经过中间减速机构可以将CVT的传动比变化范围调整到0.8-5.0左右。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对金属带式CVT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解了。金属带式CVT主要是通过改变主、从动轮和金属带的接触半径(即工作半径)来实现传动比的连续变化的。前面已经讲过,主、从动轮组都由可动锥盘和固定锥盘组成,可动锥盘可以在主、从动轴上沿轴向移动。可动锥盘与固定锥盘之间形成的V型槽与V型金属带相啮合。主动轮组的油缸控制主动轮组的可动锥盘沿轴向移动时,主动轮组一侧的金属带随之沿V型槽移动,由于金属带的长度固定,因此从动轮组一侧的金属带则沿V型槽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从动轮组的油缸此时则控制从动轮组的可动锥盘沿轴向移动,以保持金属带的张紧力,保证来自发动机的动力得到高效可靠的传递。金属带沿V型槽方向移动时,其在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上的回转半径发生变化,从而实现传动比的连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