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土地拍卖,一线城市迎来新年“首轮大戏”

  新年前10天,北京、上海、广州轮流上演了新年第一轮土地拍卖。从整体拍卖情况来看,上海、北京市场的土地拍卖热度相对较高,广州市场排名第二。

  据蓝鲸财经统计,上述三个一线城市计划转让8块土地,但最终三个溢价达到顶峰,三个底价,两个拍卖。

 千亿土地拍卖,一线城市迎来新年“首轮大戏”

  其中,1月10日,上海推出两块位于松江区佘山和泗泾板块的住宅用地。泗泾地块吸引了华润置地和招商蛇口的激烈竞争。经过56轮价格达到地价上限52.51亿元后,进入高质量建设指标阶段。两家房地产企业均接受绿色建筑二星级和超低能耗建筑指标,7%的公租房比例进入彩票阶段。最后,招商蛇口摇摆,成交地价17634元/平方米,溢价率9.33%;另一个佘山板块,因为只有厦门国贸一家投标人报名,底价成交。

  早些时候,1月4日,北京率先推出4块住宅用地。其中,中建信和京能分别以15%的溢价率获得丰台区卢沟桥街道大瓦窑两块土地;中建一品和北京城建均以底价获得丰台区羊坊村地块和房山区拱辰街地块。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关荣雪认为,与元旦前丰台大红门22家房地产企业争夺一块土地的激烈场景相比,北京的第一次土地拍卖相对荒芜。

  关荣雪说:“地块间、城市间冷热分化依然明显,条件不是很好的地块,仍难以赢得房地产企业的青睐。”。

  与上述两个一线城市的溢价交易不同,1月9日,广州计划于2023年底在天河区和白云区投标一块住宅用地,总起价为58.02亿元,但最终“教师不利”以拍卖结束。

  克里广佛地区首席分析师肖文晓认为,虽然广州的两个拍卖地块都有自己的缺点,但总的来说,开发商比过去更加谨慎或主要原因。

  事实上,从一线城市第一轮拍卖企业的角度来看,8块土地吸引了17家房地产企业参与,仍主要是中央国有企业,延续了去年的土地拍卖趋势。土地低温开放也反映了房地产企业投资更加谨慎和理性。

  中国指数研究院市场研究主任陈文静认为,在房地产市场尚未稳定下,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经济压力仍然存在,获得高质量土地将更加困难,中央国有企业的财务优势将更加明显。

  据中指统计,2023年,一线城市中央国有企业征地额度占60%以上,其中北京、深圳中央国有企业占近80%。放眼全国,2023年,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资产也是征地的主力军。征地百强企业中,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资产的数量和数量约占80%。其中,保利发展、中海、华润、建发、招商蛇口、中铁建设、越秀、华发等中央国有企业位居征地额度前十。

  另一方面,据克而瑞数据显示,2023年前11月,近50%的房地产销售企业未取得土地。

  同时,各房地产企业新增货值集中度显著提高,其中TOP10房地产企业新增货值占64%,TOP11-20房地产企业新增货值占19%,TOP20房地产企业新增货值占80%以上,而其他梯队新增货值占比相应降低,未来市场格局将继续分化。

  “我做不到。”某品牌民营房地产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蓝鲸金融,销售不畅,收款困难。目前,首要任务仍然是保证交付。

  龙湖集团于2023年获得31块土地,目前尚未参与2024年初的土地市场。

  展望全年,关荣雪表示,“2024年土地市场整体热度可能在去年的基础上回升,核心一二线城市的综合表现可能仍优于其他城市。”

  基于年初土地市场持续低温趋势,整体热度低于预期,陈文静表示,未来不排除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一线城市土地拍卖规则的可能性,如部分地区取消或提高溢价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