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努力小米新能源汽车未来销量,中国电动车市场终于迎来井喷。
2014年1月至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5.7万辆,销售近5.3万辆。其中,前三季度,产量3.85万辆,销售量3.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9倍和2.8倍。
从数字上看,中国的电动汽车正在迎来大发展,但是其在汽车市场的占有量依然很小,加之造价高、基础设施不完备、续航能力有限等一系列问题,新能源汽车前途也并非康庄大道。
卖 政策撬动 销售走高
无需点火,改成启动按键后,轻点油门,感觉不到一丝抖动,听不见熟悉的发动机轰鸣,汽车静静地飞驰出去。
这是记者在西安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秦”的试驾现场感受到的。
“秦”具有“双擎”动力,能爆发出479N·m的扭矩,最高时速可达185公里/小时,是前驱最快车型。
在西安比亚迪4S店,新能源汽车正卖得火热,来来往往都是来看自主品牌国产新能源电动车的销售之王——“秦”的,短短十几分钟内,已经有3位客户对此款车进行了咨询。据销售人员小董透露,“秦”这个月已经卖了150辆了。
“秦”的热销是有原因的。
省钱,是新能源汽车的最大特点。小董告诉记者,一公里普通燃油车耗油折合人民币五毛多,而新能源汽车在纯电模式下一公里耗电度数为个位数,折合人民币才二毛钱左右。
优惠多,是新能源汽车销量飙升另一大主因。在西安,除国家直接减免3万多的购车费外,市政府还补贴3万多元购车费,免除1万多的购置税,原价21万的“秦”如此算下来14万就可以买到手。同时,新能源汽车还能在西安两小时内免费停车,高峰时期可走公交车道,未来或将有1万多元的充电补贴政策出台。
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走高,私人消费需求成为2014年新能源车市场的最大亮点。陕西比亚迪的“秦”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1.4万辆,占全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30%以上,占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90%以上,这样的增长速度在传统汽车行业是罕见的。
而国产新能源车品牌,诸如比亚迪、康迪、众泰等的风头也盖过了上汽、广汽等传统的大车企,占据了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的前几名。
在倡导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崛起已被看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买 配套不健全 质疑声大
虽然销售成绩在逐步走高,但新能源车所占市场份额仍是冰山一角,不被选择的原因也很多。
新能源汽车多数为电动或油电混合式,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充电难。购买了混合动力车的李先生表示,开上新能源车后就像担心手机一样,经常怕没电,如果晚上电没有充满,白天还没有地方能随时充。尽管厂家声称理论续航能力为200公里,但因为空调等都要耗电,自己没有把握,都不敢怎么跑。
西安市虽然已经表示即将在城市热点地区打造便捷式充电桩,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市面上还没有动静,即使有也应该是“狼多肉少”,无法广泛遍及城市各个角落,难以满足普罗大众。而且由于远郊区县和周边县市缺乏充电设施,电动汽车仅靠公共充电桩也不能用于城际交通。
所以现阶段,在自家固定车位安装充电桩,晚上慢充,白天使用是个人使用电动汽车的主要模式。比亚迪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提供免费上门安装充电桩:“无论物业同不同意,只要有固定车位,我们就可以给你安装,这是优惠政策强制规定的。”但事实上,安装充电桩并非易事。记者了解到,一些小区物业并不“屈服”于优惠政策,因为固定停车位重新拉电线、埋线和协调,工程量十分复杂,会影响到小区正常用电,增加消防隐患;而一些老旧小区和旧城区居民因无固定车位,也无物业公司管理,因而难以申请安装。而对于没有固定车位的车主,就要每晚将电池带回家充满以供第二天使用,这样一来,开车就变成了一种负担,新能源汽车的优点就被“不便捷”统统盖过。
除此以外,新能源汽车本身还面临着重重地质疑。“电池是有损耗的,虽然官方说会终身保修,但花十几万买车,我不想开几年就没用了,”看车的答先生表示,“在电池技术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候,买新能源车需要承担的风险太多,还是要慎重考虑。”
另一方面,电动汽车续航短是众所周知的缺点,在足电的情况下,电动汽车满打满算也只能跑70多公里左右,这和汽油车还有一段差距。可见,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汽车的道路依旧相当曲折漫长。
求变 减少政策依赖 革新技术 降低成本
早在2012年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就提出:2015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目标位50万辆;2020年达到200万,占全球销量的三成多。就目前数据显示,我国各城市新能源车指标完成疲软,距离2015年累计50万辆的目标相去甚远。
好不容易有所起色的新能源车市场,去年年末又刮来一阵凉风——新能源车的国家补贴金额将缩减。有关部委的通知规定,2016年至2020年期间,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其他车型补助标准适当退坡,2017年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10%,2019年补助标准在2017年基础上再下降10%。
新能源汽车目前处于市场培育阶段,撬动行业发展的支点是政策扶持。在市场尚在起步阶段,补贴的缩水让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更需自食其力。
目前我国的新能源车仍未达到大规模化的生产,核心技术没有突破,电池等零部件仍依靠国外技术,成本价格居高不下,车企距离盈利仍有距离。“我们的车是同类型里最高配置,就目前来说,亏本卖车是这个行业的常态。”在某新能源汽车广州销售总部的马先生告诉记者,“一旦补贴力度减弱,车企将面临更多挑战。”
根据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状况来看,有不少专家指出如果想要销量有所突破的话,需要国家出台更进一步的扶持计划。而此次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补贴的调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都不是利好。面对如此情况,一些新能源车企积极求变,在市场策略上改变方向,开始抢夺新能源车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市场份额。还有不少企业发声将革新核心技术,重点着力降低成本。
新政策的凉风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新能源汽车离“春天”还有一段路要走,要确保市场可持续发展,就不能过度依赖政策。政府和车企只有将资金集中投入到技术创新,让消费者购买到高品质、高性能、完美售后服务的新能源汽车,才能实现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