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论据是:1.一分为二地看问题;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对事物之间关系的正确把握是进行辩证分析的前提。论述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或者两个事物,必须明确二者关系的指向。事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
(1)依存关系。例如“学与问”,学而知,问而广,勤学与好问总是连在一起。不能问者,学必不能进,不能学者,必不能有疑。
(2)主次关系。例如“成绩与缺点”、“奉献与索取”、“个人与集体”等,就要分清主要与次要,主流与支流,切忌平均使用笔墨。
(3)取舍关系。例如“自卑与自强”,自卑会使精神萎靡,未老先衰,才华和智力被埋没在哀叹之中;自强是事业的“催化剂”,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惟
有自强才能使我们的人生熠熠生辉。两个事物一正一反,感情色彩一褒一贬。
(4)条件关系。例如“树木·森林·气候”,众多的树木形成森林,森林改变气候,也就是说森林是改变气候的根本条件。
2.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
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辩证分析的核心,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避免说理的片面性、绝对化。从写作的角度看,主要表现在对话题材料的多角度认知和对论据的剖析两个方面。
例如: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高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请以文中的故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这则故事涉及的人物只有两个,情节简单,主要是写薛谭接受教育继续深造的故事。
具体地分析材料(对故事多角度思考),选择一个全新的视角切人.就容易写出新意。这则故事材料的立意举例如下:
(1)“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说明他有自满情绪,可立论为:学无止境,不可浅尝辄止;
(2)“乃谢求反”,说明薛谭能够接受教育帮助,可立论为:知错就改,为时未晚;
(3)“终身不敢言归”,这种态度不对,值得思索。可立论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广投名师博采众长”;
(4)“未穷青之技”,急于辞别回家,会导致学业半途而废,可立论为:成就事业必须持之以恒;
(5)“抚节高歌,声振林木”这种教育方法很是独特,可立论为:春风化雨,高歌感人;
(6)薛谭“不敢言归”,秦青就让其一直在自己门下。可立论为:给学生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
3.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个问题总有两个方面。说理议论时,如果只说一面,而忘记了另一面,就会犯片面性的毛病,写议论文最忌讳的就是这一点。因此,我们必须养成全面说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