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房地产市场受挫,房企向内“动刀”

  房地产企业调整内部组织架构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自2024年以来,许多央国企都集中在“动刀”组织架构上,调整的内容和方向大致相同。

  2月以来,绿城中国、华润置地、招商蛇口(001979)、中国证券交易所房地产(000736)发布了新一轮组织架构人事调整。一方面,变化集中在区域公司的合并和简化上;另一方面,缩短管理半径,压缩组织体系,简化层次,加强总部控制。

华中房地产市场受挫,房企向内“动刀”

  过去几年,民营房地产企业普遍进行了上述变化,但今年很多央企同时进行密集、大规模的“动刀”是相对罕见的。同时,《国家商报》记者发现,华中地区公司(如武汉、长沙、郑州等。)是合并精简的地区公司的“重点对象”。

  加强总部管控

  近日,中国证券交易所房地产宣布新的组织调整改革,整合重组9家城市公司。从过去的16家城市公司,按照地理区域,采用就近原则进行整合重组,成立9家城市公司。从三级控制到两级控制,从过去的“总部-区域-城市”到“总部-城市”两级管理,标杆房地产企业可以精简提高效率。

  原华中、华东、西南、华北、西北、津雄等7个地区被撤销,成为总部直接管理。北京、武汉、成渝、苏杭、广州、上海、雄安、厦门、长沙等9家城市公司重新成立,实现更好的资源聚焦和深化发展。

  根据中国证券交易所2023年半年度报告,西南地区在营收贡献方面贡献最大,达到23.11亿元,约占26.37%,同比增长53.84%。华中、华北地区的收入也录得同比大幅增长,而华东、西北、华南地区则出现了较大的同比下降。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表示,企业总部扁平化、专业化、平台化,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总部“头重”,对市场失去快速反应;另一方面,总部可以作为职能部门,在资源配置上发挥更大的资源整合和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中国证券交易所房地产就是这样的调整。此外,一些企业还会通过区域拆分布局加强区域优势,加强重点区域的深度培育。

  一般来说,包括国有央企在内的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在管理架构上实行“总部-区域-子公司”三级管理架构。只有少数国有企业,如保利发展,长期采用“总部-区域子公司”两级控制架构。

  在本轮房地产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中,华润置地除了中交地产外,还加强了总部对区域的管理,整体思路旨在促进管理扁平化,加强授权,提高组织效率。

  重点华中合并

  绿城中国“换防”了很多区域总经理,主要涉及华北、西南、华南的调整。西南地区合并为绿城管理西南地区,安徽地区从华东地区分离后划入浙江地区。

  2月26日,《国家商报》记者从接近绿城集团的人处了解到,这一轮调整实际上是每年年底根据公司经营情况进行的正常人事调整。在行业新常态下,每年都会进行正常的结构调整和人事变动。

  招商局蛇口将原来的7家区域公司合并减少到5家,分别是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北地区、江南地区和华西地区。原深圳地区和华南地区合并为新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和西南地区均被拆除并纳入其他地区。

  巧合的是,在2月初的区域合并和平台简化中,华润置地还将原来的7个区域重组为5个区域,原来的28个区域公司重组为20个区域公司。

  其中,原华北地区与原东北地区合并,建立新的北方地区;取消华中地区,原华中地区的武汉公司和长沙公司划归原华西地区,更名为中西部地区;原华中地区的郑州公司划归北方地区管理。重组后,华润置地将形成华东、华南、深圳、北方、中西部五个地区,部分地区公司也将进行整合,相关人员也将进行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招商局蛇口和华润置地都重点对华中地区及相关城市公司进行了裁撤合并。一位武汉房地产市场人士告诉记者,一个月来,武汉一些城市公司确实人事动荡,招商局蛇口在武汉仍有待售项目。目前正在销售的项目在经济开发和非热门地区。

  刘水补充说,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合并和拆分来优化区域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区域合并,我们可以集中优势资源,建立强大的组织。组织结构调整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受区域市场、房地产发展潜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从区域市场基本面来看,长三角和粤港澳产业基础雄厚,人口持续流入,房地产需求强劲。是主要房地产企业非常重视的业务区域,人力资源等资源配置也会加剧。第二,从土地交易来看,2023年,长沙、郑州、武汉的住宅用地交易量分别下降38%、27%和6%,企业征地热度明显下降,企业自然也会减少中部资源配置,区域企业将合并。